從保山騰沖市區出發,采訪組朝著中緬邊境線方向行駛,目的地是保山之行的第一站——猴橋鎮。去往猴橋的路是省道,時有顛簸。車在濃霧中穿行,能見度100米左右。這是猴橋冬天的常態,經常到中午前后才能云開霧散。
“云南山路彎曲曲,彎彎曲曲到邊疆!边@句當地的俗話,樸實卻十分貼切。蜿蜒的公路仿佛一條長龍,繞著周圍的山頭曲折前行,此次保山之行便從中緬邊境的最前沿拉開帷幕。
戍邊無懼“刀山火!
保山地處滇西邊境,古稱“永昌”,寓意“永世良久、昌盛繁榮”。2300多年前,我國第一條國際商道西南絲綢之路從保山穿境而過,造就了保山滇西經濟政治文化重鎮的歷史地位。保山與緬甸山水相連,是連接東南亞、南亞的咽喉要地,在實施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中處于前沿和節點的戰略地位。保山邊境線長達167.78公里,有4個鄉鎮與緬甸接壤,國家級口岸猴橋口岸所在的猴橋鎮便是其中之一。
臨近中午,記者一行到達猴橋鎮國門新村。這是距國門最近的一個村寨,屬于猴橋社區,有113戶人,全部為傈僳族。村前,國際大通道騰密公路穿江而過!爸袊v沖猴橋口岸”的國門雄偉矗立,引人注目。
一進國門新村,記者就被村前廣場入口處形似弩的寨門吸引住了。據村干部介紹,寨門融入了傈僳族標志、刀山火海、三弦琴、箭及裝飾物,象征著傈僳族人民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高舉火把,團結一心,充分發揚“刀桿敢上、火海敢闖”,不畏艱險、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而柱子上神箭的造型,代表著傈僳族世代固邊守卡的愛國精神。
保山邊境地區的傈僳族作為歷史悠久的跨境民族,自古以來就在為國戍邊、安邊和治邊斗爭中做出重要貢獻和犧牲!耙荒暌欢鹊牡稐U節是我們傈僳族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就源自一個安邊守防的傳說!焙飿蜴傛傞L蔡之學熱情地向記者介紹道:相傳明朝兵部尚書王驥受朝廷派遣,到云南邊陲部署軍民聯防,與當地傈僳人民團結戰斗,驅逐外敵,收復了土地。后來,王驥被奸臣害死。后人為了紀念王驥,并展現傈僳人民保衛邊疆的決心,他的忌日被定為刀桿節,世代流傳至今!吧系渡健⑾禄鸷!笔堑稐U節主要的民俗活動,由72把長刀刀刃向上捆綁成數十米高的刀梯,香通們(上刀桿表演者)赤腳踩著鋒利無比的刀刃向上攀登,并做各種高難度動作;下火海則是傈僳族勇士們赤腳在火堆中騰挪跳躍,翻滾摔打,時而捧起紅火炭搓手揉臉,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展現了傈僳人民自強不息、抵御外侮的精神。
如今,在保山市100多公里的中緬邊境線上,村村寨寨紅旗獵獵。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基因,在保山綿延拓展。而保山邊境地區的安全穩定和諧,不但得益于戍邊守防的優良民族傳統和各族人民愛黨愛國的真摯情懷,更得益于保山保密人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筑牢邊疆保密防線做出的不懈努力。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保山市的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特別是邊民往來、商貿交易、邊民跨境、通婚現象等非常普遍,加上緬北民地武組織政局不穩,社情、民情和敵情復雜,給保密工作帶來嚴峻挑戰,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反竊密防泄密任務十分繁重!北I绞形瘷C要保密局局長石明江告訴記者,針對這一情況,保山市在邊疆4個鄉鎮建立健全保密工作領導小組,由鄉鎮黨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組織委員、宣傳委員、武裝部部長、公安派出所所長為副組長,全面擔負起保密工作的職責。他們扎實推進保密宣傳教育,廣泛開展保密法規“進機關、進社區、進村寨、進學校、進企業、進警營”的“六進”活動,向鄉鎮干部、村組干部、黨員、預備役和民兵等發放保密提醒信,在鄉、村、社巡回擺放保密宣傳展板等,增強干部群眾的保密意識和保密常識。同時,保密部門加強與有關部門協調配合,與市國家安全局、保山軍分區等聯合開展防諜宣傳活動,深入警營和軍營開展保密知識專題講座等。此外,鄉鎮干部、村組干部、農村黨員等全部簽訂保密承諾書,認真履行保密工作職責,也讓公民知曉其保密義務。
“有一次,一個人自稱是記者來我們這里采訪,但他沒有通過黨委和政府,是單獨前來,我們覺得他身份不明就沒有接待他,還把情況上報給了鎮黨委。”猴橋社區支書蔡文輝說,經過長期的安全保密宣傳教育,這里的黨員、村組干部和群眾都十分警覺,一旦發現任何情況和可疑人員,黨支部和村民小組都會及時報告。
賡續血脈勇擔使命
走進保山滇西抗戰紀念館,大廳三面墻壁上整齊排列著遠征軍陣亡將士遺留的鋼盔,莊嚴震撼。館內展出的1萬多件滇西抗戰時期的文物,仿佛把人帶回到那個“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抗戰年代。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抗日軍民勇赴國難、視死如歸的悲壯場景仍歷歷在目。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爆發了抗日戰場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滇西抗戰。隨著開創世界公路史奇跡、被稱為中國抗戰“血路”的滇緬公路筑成通車,保山成為中國抗戰唯一輸血線上的重要樞紐。1942年緬甸失守,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保山既是滇西抗戰主戰場,又是支援前線作戰的大后方。保山人民毀家紓難,與中國遠征軍一起鑄就了滇西抗戰決勝的橋頭堡。滇西抗戰是中國抗日戰場上最早勝利的反攻戰,以最早收復失地、徹底消滅日軍而載入史冊。在這場事關民族存亡的戰爭中,中國遠征軍、美國盟軍、愛國華僑和滇西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英勇奮戰,徹底粉碎了日軍最終稱霸亞洲太平洋地區的癡夢,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滿山遍野埋忠骨,抗戰精神代代傳。作為滇西抗戰的主戰場和滇西抗戰精神的發祥地,滇西抗戰精神已經永遠鐫刻在保山大地上,深深融入保山各族人民的精神血脈中。它歷久彌新,是保山保密人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生長在這片歷經血雨腥風、苦難與光榮的土地上,保山保密人更為懂得保家衛國、愛國奉獻的重要意義。他們賡續革命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守初心、擔使命,始終把保密責任扛在肩上、記在心上、抓在手上。
多年來,保山市黨政主要領導切實擔負起對保密工作的領導責任,市委書記趙德光、市長楊軍對保密工作高度重視,定期聽取保密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問題,為保密工作開展提供人力、物力、財力保障。市委常委、秘書長、保密委員會主任朱宏春切實履行分管職責,工作抓得緊、抓得實,給各級保密工作者提供了有力支持。
為種好保密工作“責任田”,強化保密工作主體責任,保山市委、市政府將履行保密工作責任制情況列入領導班子和干部年度考評考核、個人述職、民主生活會報告和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在市委中心組集中學習時專題學習《黨政領導干部保密工作責任制規定》,在市委常委會上學習中央保密委員會全體會議有關文件精神,通報全國竊密泄密案例。為進一步推動領導干部保密工作責任制落實,從2015年開始,連續3年將保密工作納入全市年度綜合考評內容,考核結果作為全市綜合考評扣分依據。從2018年開始,按照全市綜合考評實施方案,對違反保密法的單位實行重扣分(每發現1起扣10分),切實做到保密工作與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
越是開放越要加強保密
保山是云南著名的僑鄉,有50多萬保山籍華僑、華人分布在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保山由對外開放的末端成為沿邊開放的前沿。近年來,保山市充分發揮沿邊和僑鄉優勢,步入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快車道,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山水田園城市、歷史文化名城、開放創新之城”的三個發展要求,突出“開放創新”。對此,保山保密人深知:越是開放,便越要加強保密。他們立足邊疆實情,著力推動保密工作轉型升級,確保全市保密工作不出問題出經驗,為推進保山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密保障。
“保密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人,最難管理的也是人。一直以來,我們把強化涉密人員管理作為保密管理的重點,多措并舉,務實推進!睋形瘷C要保密局副局長董建團介紹,保山作為全省深化涉密人員分類確定及保密管理的試點,市財政連續3年每年下撥10萬元經費,市委分管領導多次召開試點領導小組會議,梳理工作中的瓶頸性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從精準確定涉密崗位、精準確定涉密人員、從嚴審核擬任涉密人員3個方面著手,建立全市涉密人員數據庫,并適時更新。目前,全市涉密人員管理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組織、人社、公安、保密四部門聯合出臺的《保山市涉密人員保密管理的指導意見(試行)》即將下發。
打牢基礎才能加快發展。這些年來,市保密局將監督檢查、技術裝備、宣教培訓和保密行政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特別是在實施“七五”保密法治宣傳教育規劃中,市財政每年核撥10萬元宣傳經費,保證了保密宣傳教育工作的有力開展。此外,他們不斷加大保密科技項目建設經費投入,2012年建成保山市涉密計算機及移動存儲介質保密管理系統;2014年至2017年,加快建設步伐,先后建成3個保密業務網絡和保密檢查平臺,并購置計算機終端保密檢查工具、涉密環境保密檢測儀、手機信號智能干擾器等。
離開“極邊第一城”騰沖,記者在保山的短暫采訪告一段落。回味保山之行的點點滴滴,感動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情懷如夢,家國在心。遙望巍峨屹立的高黎貢山,那靜靜矗立、歲歲常青的蔥郁林木,一如保山保密人多年來守家衛國、筑牢邊疆保密工作銅墻鐵壁的無言擔當。
(轉載自《保密工作》雜志2020年第1期)